逆境出战:向老丘学习
文:黄汉伟
我最近看了两部电影,一部是《邓寇克大行动》(Dunkirk), 另一部是《黑暗对峙》(Darkest Hour)。这两部电影都是讲述英国二战期间的历史电影。1940年,希特勒的德军席卷欧洲,当时英国首相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失效被轰下台。保守党请主战的丘吉尔出阵担任英国首相。当时丘吉尔时年65岁。
丘吉尔一生传奇,何止可拍成两部电影? 我书柜中有一本藏书名叫《丘吉尔的荒漠岁月》讲述他战争胜利后从1945-1955年的整十年生涯岁月。我还在寻觅着也期待着第三部讲述他1945年后的电影。
丘吉尔是英国近代史最伟大的英国首相。他曾任财政部长,后转任普通议员。从战时首相,和平后保守党失势,老丘失掉相位。那几年的荒漠岁月,他周游欧洲,画画写作过日子。5年后,他又重新登上相位。他成为了世界上少数上台,下台又上台的首相。
老丘任首相时段在战乱期间,也在和平后的英国。这种在逆境出战的精神是管理学、历史学、政治学的精采及经典课程。
我在2013年5月后,从前座议员退下转任后座议员时,读了丘吉尔荒漠岁月这本书,鼓舞了我继续奋进。
在政治领导上,伟大的领袖都不是油头粉面之辈,也不是比拼脸书上多少个 Like。 而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做决定,领导整个国家前进。
担任最高领导者,要日理万机,每天都要做很多决策。领导者要从充分授权予下属或事事亲力亲为的微观管理(micro-manage), 两者择一或交替使用。犹疑不决的领导人不是一个好领导,这会拖延整个工作进度。
电影里的老丘在床上吃早餐后,就躺在床上口述草拟演讲稿及书信,让秘书即时用打字机打稿。他拖着疲累的身体,以精密的思考,领导着英国抗战,最终取得胜利。在战争后期,他身体疲弱到在内阁会议后,需要由士兵帮忙抬椅子和人上楼休息。
马来西亚政治领导圈里也出现了多位政治老将,从马哈迪,林吉祥到安华,末沙布等人皆是在沙场上身经百战之人物。我不晓得他们是否会成为另一个丘吉尔,但是逆境出战的精神总是令人肃然起敬。